4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防范电信诈骗,保障财产安全

文章出处:新闻资讯 责任编辑:东莞市科创技工学校 发表时间:2022-09-30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进步,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诸如网瘾、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和不良网站等安全隐患都是由网络引起的,而这类安全隐患对于没有树立相应安全意识的青少年来说,可能会引发恶劣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10.51亿人。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对网络危害的抵抗能力较弱,所以加强青少年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网络成瘾、网络诈骗和网络安全相关话题入手,引导青少年养成拒绝网络安全诱惑的意识和能力,则是当务之急。

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⑴彻底认识网瘾所带来的危害,做到“自我约束”。

⑵多与父母和老师沟通交流,接受他们的监督,限制每日上网时间。

⑶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培养更多兴趣爱好,从网络虚拟世界中走出来。

⑷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避免因沉迷于网络所导致的各类心理问题。

⑸如果情况严重,主动咨询心理老师寻求辅导与干预,必要时可找心理医生做治疗。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传播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政治人物和离经叛道等内容。

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偷换概念、以偏概全,食品谣言防不胜防;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从众心理加速传播。网络谣言尤其是网络政治谣言由于真伪难辨、蛊惑性强,容易带来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局失稳。许多国家把打击网络政治谣言作为谣言治理的重要内容,综合施策、严厉打击。

⑴不传谣、不造谣,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⑵用科学的知识来武装头脑,当不确定的消息来临时,我们要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消息的正确性,切记不要人云亦云。

⑶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轻信不正规渠道流传的网络消息。

⑷明确网络谣言的严重性,提高自身法制观念。

⑸当收到虚假信息时,我们要及时收集证据,并向相关的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报案。

⑹如果情节严重,或者涉及自身的利益,对自身的名誉等造成了危害,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其花样繁多,行骗手法日新月异,常用手段有假冒好友、网络钓鱼、网银升级诈骗等,主要特点有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化等。

⑴不要浏览非法网站,定期扫描电脑内是否存在病毒。

⑵不要轻信网络上各类中奖信息。

⑶定期更换通信软件的密码,不要用生日或者123456这类的简单密码。

⑷不要随便将各类软件的密码发送给其他人。

⑸不要随便给网友或者电商汇款,网购时尽量选择货到付款。

⑹网购时,如果需要在线支付,请选择有第三方支付手段的平台(例如支付宝等)。

⑺上网时记得打开电脑的“防火墙”,并确保杀毒软件在实时保护状态。

⑻不要随便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并注意对隐私的保护。

⑼当发现钱财被骗时,请立刻拨打110进行报警,并保留与犯罪分子的消息记录及一切有利证据。

⑽当朋友或亲人通过聊天软件要求借钱时,请打电话或者当面核实信息。

⑾网购时,如发现商品存在假冒伪劣嫌疑,可与客服联系退货。如商品确实为假冒商品,可以对商家进行投诉。

网络淫秽色情信息是指在互联网上以不同形式传播的黄色图片、色情文字、色情游戏、淫秽影片、色情行为等低级趣味的有害信息。

⑴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网络淫秽色情信息。

⑵强化道德意识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立场坚定。

⑶做到自我学习、自我约束,纠正不良行为,提高自身抵御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能力。

⑷坚决抵制网上淫秽色情信息,主动参与“净网行动”。

⑸积极举报不良网站,做网络健康环境的协管员。

⑹当我们受到不良信息的骚扰或威胁时,应在第一时间留下证据,并拨打110报警。

⑺在上网时如果发现带有不良信息的网页,可以进行举报。

网络病毒广义上认为,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同时破坏某些网络组件(服务器、客户端、交换和路由设备)的病毒就是网络病毒。狭义上认为,局限于网络范围的病毒就是网络病毒,即网络病毒应该是充分利用网络协议及网络体系结构作为其传播途径或机制,同时网络病毒的破坏也应是针对网络的。

⑴不要轻易点击带有不明链接的短信。

⑵不要轻易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⑶不要从各类论坛、不正规的网页上下载软件。下载软件时尽量到官方网站或大型软件下载网站,不要安装或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

⑷安装专业安全软件,拦截网络病毒、恶意网址。

⑸使用电脑时,不随便安装陌生人传送的程序。

⑹为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扫描、查杀病毒。

⑺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定期更新系统安全补丁。

⑻定期备份计算机内的重要文件,以便遭到病毒严重破坏后能迅速修复。

⑼当电脑被病毒侵害时,可以重新安装系统,为电脑安装强有力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时更新,提防黑客侵人。

⑽当手机被病毒侵害时,应拔掉电话卡,关掉网络,全面杀毒或者恢复出厂设置。必要时为手机号办理临时冻结业务。

⑾若已造成经济损失,应当马上冻结与之关联的账户密码并且立即报警。

⑿当发现收到他人发来的异常消息,应及时提醒其检查其账号安全问题,一旦发现账号被盗,立刻通知所有联系人不要相信此账号发出的各类交易请求,防止造成更严重损失。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⑴时刻保持警惕之心、防范之意。

⑵不要抱着有利可图之心,落人犯罪分子精心布置的陷阱。

⑶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个人信息不要随便告知他人,避免泄露。

⑷在接到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不轻信。

⑸平时多积累知识,多看有关电信诈骗的案例,做到心中有数。

⑹遇到“八个凡是”需要提高警惕。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⑺电信诈骗发生后,要及时报警。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两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未取得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

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通过互联网登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

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 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该条规定的犯罪侵害客体比较广泛,包括公司财产或国家秘密的拥有权等。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⑴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⑵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⑶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⑷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⑸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来源:网络

编辑:曾钰

审核:罗海杭


地 址:东莞市大岭山镇厚大路光泰园区科创技工学校招生办公室

电 话:0769-81625122/81625133

邮 箱:1576822331@qq.com

备案号:粤ICP备19032459号

公众号(订阅号)

公众号(服务号)

东莞市科创技工学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后台管理] [BMAP] [GMAP] [百度统计] 访问量: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